必威西汉姆体育

点滴爱心汇聚向上向善力量——2022年11月份-12月份“亳州好人”点评

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、图片,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;已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“来源: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”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近日,经过亳州好人评委会评选,2022年11月份-12月份“亳州好人”揭晓,他们分别是:见义勇为好人张向东,敬业奉献好人郁志斌,敬业奉献好人蒋庆军,孝老爱亲好人程艳,助人为乐好人林飞。

见义勇为好人张向东:退役军人跪地 施救中年男子

张向东,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物流调度中心成品酒仓库六号库组长。

张向东是一名退役军人,1993年8月转业进入古井集团工作。2022年11月12日,张向东驾车到市区魏武大道和州后街交叉口附近办事,车刚停好,就听到旁边有电动车倒地的声音,一中年男子倒在电动车下。他赶紧上前查看,只见该男子口吐白沫、手脸发紫、不省人事。张向东用手轻拍倒地男子肩部,并询问男子,病人没有回话,张向东就把男子头扭向南侧,清除了其口中的异物和白沫,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复苏,同时告诉围观群众赶紧打120。

张向东跪着对倒地男子按压两三分钟后,男子开始恢复意识,这时有人拿出速效救心丸,张向东喂男子吃了药。同时为防止男子咬住舌头,张向东把口罩卷起来放在他的上下牙齿之间。虽然膝盖跪得很疼,衣服也汗透了,但张向东丝毫不敢放松,又按了十来分钟,救护车到了。张向东帮助医生将男子送上救护车后,又迅速捡起其手机交予医生。张向东还把倒地男子的电动车扶起推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,并把电动车和钥匙交予附近商户看护。然后,张向东悄悄地离开了现场。

亳州好人评委会委员李丹崖点评:张向东,他是一名退伍军人,军旅生涯练就了他坚毅的品质,内在的素养成就了他善良的秉性。路遇陌生人突发疾患,他紧急施救,挽救了一个生命。他是都市里行走的侠之大者,也是退役不褪色的善良卫士。张开大爱心扉,善念如葵花,永向东方升起的朝阳。

孝老爱亲好人程艳:21年不离不弃 照顾瘫痪丈夫

程艳,利辛县孙庙乡幸福村人。

2001年,程艳的丈夫夏伏海在一家采石场务工时,遭遇事故伤到脊柱神经,瘫痪在床。巨额的医疗费用、微薄的工伤赔付、瘫痪卧床的丈夫、两个年幼的儿子……对于程艳来说,丈夫的倒下就是天塌了。一日三餐、端屎端尿、擦洗按摩、刷牙洗脸……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程艳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丈夫。21年来,她无怨无悔,精心照顾瘫痪卧床的丈夫,以一己之力抚育两个儿子成长,用担当诠释爱情与母爱,赢得当地群众的一致夸赞。也有人建议让夏伏海的父母来照顾夏伏海,这样程艳可以外出打工挣钱,可是程艳千万个不同意。程艳认为:“公婆年龄大了,照顾不了,日子再紧,也要先把丈夫照顾好。”

看到妻子忙碌憔悴的身影,夏伏海总是自责地说:“是我连累你受苦了。”程艳一直安慰劝导丈夫:“咱们是一家人,有你,我就有完整的家。虽然生活上不能依靠你,但你是我心里的支柱。” 程艳家庭被亳州市文明办评为“五星级文明标兵户”、被利辛县妇联评为“最美家庭”,程艳被利辛县妇联评为“最美妻子”。

亳州好人评委会委员郭学彬点评:有些事情关于爱情,更关于人间情义。“不离不弃”在恋人眼中是浪漫的山盟海誓,而在程艳心中却是二十一年的无怨无悔、风雨同舟:她用辛勤的付出和默默的坚守,让瘫痪的丈夫安稳地度过每一天;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家庭“半边天”。你是好媳妇,更是一个好人!

敬业奉献好人郁志斌:“黑脸金刚”辅警 心中充满大爱

郁志斌,蒙城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一中队辅警,因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,郁志斌的脸庞渐渐变黑,被群众爱称为“黑脸金刚”。

从事辅警工作14年来,郁志斌把执法宣传和劝导教育有机结合,零投诉零违纪打造文明交通示范岗,他把岗亭当作服务市民的窗口,尽心尽力地解决市民的困难、求助和投诉。岗亭虽小,服务事大。群众满意的辅警,可不仅仅是管好交通秩序。遇到驾驶员、行人需要帮助时,郁志斌都会挺身而出。为了提升服务水平,郁志斌在岗亭内备了白开水、速效救心丸、创可贴等以备用时之需。

2022年2月21日早晨,郁志斌在执勤时,发现一位老大娘穿着单衣在拦截过往车辆,郁志斌及时上前查看,发现她冻得浑身发抖且精神异常。郁志斌把老大娘带到执勤岗亭,给她买来早饭并把自己的新棉袄给她穿上,然后和她家人取得了联系。两小时后,老大娘的家人来到岗亭激动地说:“家里到处都找不到她,要不是遇到你,真不知上哪里找!”据不完全统计,郁志斌14年间所做的点滴善行足有800余起。由于工作成绩突出,郁志斌先后被亳州市交警支队评为“十佳辅警爱民之星”“疫情防控先进个人”,连续4年被亳州市公安局评为“十佳辅警岗位标兵”“百优辅警”。

亳州好人评委会委员李丹崖点评:郁志斌,十四年辅警生涯,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换来了“黑脸金刚”的绰号;脸庞写满了阳光的积淀,更积攒了他配合执法宣传和劝导教育的丰富职场阅历。从警十四年,做好事八百余件;恪尽职守,他是岗位标兵。“黑脸金刚”,就是郁志斌为自己锻造的敬业奉献光彩旗帜。

助人为乐好人林飞:谱写自强之歌 奉献爱心不止

林飞,利辛县程家集镇程集社区人。

2004年秋天,一场事故造成林飞左腿股高位截肢,终身残疾。遭遇事故后,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林飞没有被困难打倒,而是在2006年办起了砖窑场,事业逐渐红火,他也成了勤劳致富的典型。2010年,他又筹建了利辛新兴墙体材料有限公司。

作为残疾人,林飞最能理解残疾人等群体的不易。林飞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不忘乡亲,把关爱敬老院老人、关怀寒门学子、关注困难和残疾人家庭看作是一名退役军人和共产党员的义务。十多年来,林飞从拿出30多万元扶贫助残敬老助学,先后扶助百余困难群众和残疾人学技致富,帮助20多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。每年春节,林飞都会带着现金、礼品到镇敬老院慰问老人。同时,林飞还主动结对帮扶程集社区程龙谦等4户困难群众,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每逢佳节都会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去看望他们,真正践行着企业社会责任,传递着人间温暖。

亳州好人评委会委员郭学彬点评:你身残志坚,从未忘却的军人本色,多年以来自强自立、艰苦创业,走上了成功之路,谱写了一曲精彩的自强之歌。你心系桑梓,在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回报乡邻,坚持用实际行动扶残助残,如此善行善举,如和煦春风,温暖着困难群众的心。林飞,你是生活的强者,爱心的使者!

敬业奉献好人蒋庆军:热心公益事业 爱撒三尺讲台

蒋庆军,中学高级教师,谯城区十八里中心中学副校长。

蒋庆军2004年9月参加工作,多年来,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了十多位家庭困难的学子。他致力于课堂研究,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,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。他参与下乡送教公开课、示范课50多场次,足迹遍及谯城区古井、颜集、五马、沙土等乡镇,为乡村教师送去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示范课,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;他受邀赴全国各地开展专题报告200余场次,受益师生60000余人次。2016年底,一所学校为扩大办学规模,面向全市招募优秀教师。该校负责人亲自找到蒋庆军,当面承诺给予丰厚的待遇,并担任学校主要领导。面对丰厚的待遇,蒋庆军却婉言拒绝了,“待遇确实很丰厚、条件很诱人,但我的初心在乡村,我的梦想也在乡村,我爱乡村这片沃土,我愿意扎根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。”

蒋庆军先后荣获亳州市学科带头人、亳州市“药都最美教师”、亳州市“乡村创新创业领军能人”、安徽省“乡村首席教师”、全国“最美教师”、首届“全国十佳书香校长”等荣誉称号。

亳州好人评委会委员李丹崖点评:扎根乡村,三尺讲台成就他的园丁梦想;干一行爱一行,三寸粉笔书写授业解惑篇章;十八载春秋,矢志不移,坚守乡村教育一线;也曾面临其他学校的高薪邀约,但他毅然选择把教育的根深扎乡村,帮万千乡村孩子圆梦。他是全国“最美教师”,首届“全国十佳书香校长”,他就是蒋庆军。

(责任编辑:常艳敏)

文章不错,点个赞再走呗!

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